Sunday, November 4, 2007

林梧桐傳奇一生 第2篇

日治時期逃過鬼門關
珍惜生命不停工作

摘自我的自傳-林梧桐\周少龍撰寫

在日軍侵佔馬來亞時,林梧桐曾被誤為抗日分子,幸虧鄰居仗義執言,指他來新村逃避戰火,結果日軍把他釋放;驚險經歷也令林梧桐徹底改變整個人生觀。
日治時期的驚險經歷給了我很大啟示,也使我整個人生觀徹底改變。我深切地感覺到,我的命是很幸運撿回來,因此我更要珍惜它。我勤奮的工作習慣,便是從那個時候養成。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我積極投入工作,鮮少停下來休息和散心。

中日戰爭爆發,日本除了在中國開闢戰場外,也準備南侵東南亞。為了監視日本戰艦的行蹤,馬來亞的英殖民地政府決定在檳城海邊興建一座瞭望台。四叔標得這項工程,委派我負責承建瞭望台。我馬上北上檳城部署,但工程還未開始,就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胎死腹中。

未幾,謠言滿天飛,說日軍很快就會攻打馬來亞。我匆匆趕回吉隆坡,不久,日軍果然打來。馬來亞淪陷后,接下來的是三年又八個月暗無天日的日治時代。

1942年正月中旬,日軍攻陷吉隆坡。一時風聲鶴唳,流傳不少日軍掠奪、強姦、毆打及屠殺的消息,市民紛紛出逃避難。四叔、四嬸和我躲到吉隆坡郊外安邦新村的一個膠園,而堂兄景聰則到安邦新村內一位姓柯老親人的亞答屋避風頭。

過了3個星期,局勢緩和后,我就去柯家找景聰。剛抵步,發現有二、三十個日軍把整個村子包圍。后來才知道,有人告密指村子匿藏著許多抗日分子,日軍是為了肅清抗日分子而來。

當時我不知危險,貿貿然進了屋子,和景聰坐在一張桌子喝茶。一會兒,一個日本軍官走進來,坐在我們對面。我立刻給他倒杯茶。他嘰哩咕嚕講了一些我們聽不懂的話,但從他的動作和語氣,我想他的意思是要我先喝。我立刻一口把我的那杯喝了。

這時候,一個手拿了十多本書的日本士兵押著柯先生走出來。坐著的軍官指了指書本,又指了指柯先生,然后對我說了些什么的。我猜他是問我書是否是柯先生的。我不會回答,就用中文寫了幾個字,表示我不知道。軍官猛地用指節在我的頭上敲了一下,轉問柯先生書是否是他的。

在這關鍵時刻,柯先生點頭承認書是他的,結果被毒打一頓,然后被軍官命令把書頂在頭上,由士兵在鎗尖下推上軍車載走。顯然他是因擁有那些書而被認定是抗日分子。

我那時24歲,長得健壯高大。軍官打量了我一下,也認定我是抗日分子。毒打一頓后,我也被押出去。當日軍準備推我上軍車時,我極力向他們解釋。他們非但不理會,還開鎗打死鄰居一隻狗,以示警告。

在緊要關頭,靈機一動,在紙上用中文寫說我是從吉隆坡來的。一個士兵看了我的字條,明白我的意思,問鄰居我是不是村子裡的人。幸虧鄰居仗義執言,說我是逃避戰火而來的,結果日軍把我釋放了。我想那個士兵一定是個懂得中文的台灣人。

買賣廢鐵和五金

日軍統治初期,我以種菜為業。農耕生活不但清苦,很明顯沒前途。八個月后,我就另謀發展,轉行做點小生意。

憑著在家鄉做小買賣的經驗,我開始每天騎著腳踏車,載著茶葉、萬金油和其他貨物,穿梭吉隆坡一帶,沿門逐戶叫賣。生意雖然不是很賺錢,但總比種菜來得好。

在雪隆一帶奔走時,我認識不少來自安溪,從事買賣舊五金生意的同鄉,他們都似乎生財有道。我儲蓄一點錢后,也跟著投入行列,兼做廢鐵和五金買賣的生意。由于經營得法,生意蒸蒸日上,存了不少錢。

在巴生有一間由日本人開設的訓煉鐵廠。1945年,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,該廠日籍經理向我購買大批廢鐵,欠下了一筆數目不小的賬。在一次與日軍鎗戰中,他受傷入院,不能行動,我無法收不到錢。

未幾,戰事急轉直下。我想:若日軍戰敗撤離,煉鐵廠欠我的債,豈不是變成爛賬?那我的血汗錢,豈不化為烏有?

在這種情況下,我想應未雨綢繆。于是我請人代寫一封信交給那位經理,請他簽名,證明我有大批未付賬的廢鐵存放在他的廠裡。

翻新舊機械拓商機

和平終在大家盼望中到來了。英軍重返馬來亞時,帶來大批各種機械,如吊機、推泥機、混凝土攪拌機等,用來重修公共設施。三、四年后,當各項重建項目相繼完成后,這些機械就以投標方式賣給民間。

這時,戰亂時期廢棄的礦場和膠園紛紛重開,尤其是錫礦場,對重型機械的需求殷切。我抓緊這個黃金機會,從英軍軍部買進不少舊機械,然后把他們翻新、髹以新漆,再以兩三倍的價格賣出去,利潤非常豐厚。

出師報捷,使我對買賣二手機械生意的興趣更加濃厚。凡是有招標售賣機械的場合都有我的蹤影。不久,我對市場及其運作都有深刻瞭解。

為了競標機械五金,我經常長途跋涉,大多數是去新加坡。購得的貨物,大部份以火車運回吉隆坡,處理后再轉售。

東奔西跑的生活非常勞累。很多時候我披星戴月趕路,但我沒怨言。我深信世界上沒不勞而獲的東西。創辦事業,一分耕耘一份收獲,要肯付出才能有成果。

公司易名建發展拳腳

無論是在日治時期或是英殖民地政府,五金業都同樣受到諸多限制。這也難怪,因為這個行業經營的工具、材料與配備,都與橡膠、錫米等戰略物品的生產與供應息息相關。

身為業者的我們深受影響,覺得有必要團結起來,維護這行業及照顧本身的利益。于是我們一群同行加入于1943年成立的雪蘭莪五金商公會。我后來更數度被推選為會長。

那時,五金商都喜歡用某某記或某某號作為他們公司的名字。圈內耳熟能詳的名字包括隆記、金記、合記和泰和號。我也不例外,為自己的公司取名為發記。這個名字后來也是個響當當的字號。

然而有一天,一位同鄉對這個名字都有不同的看法。據他的觀察,採用某某記、某某號作寶號的,通常是沒有什么雄心壯志的小公司。發記雖然意頭好,但是要在商場上大展拳腳,成為數一數二的大公司,最好還是換一個比較適當。

我覺得言之有理。在1951年,正式成立家族工程公司時,取名建發有限公司。在往后的日裡,建發崛起成為我國一家頗具聲譽的建築承包公司,經手的大工程創下了紀錄,為同業所津津樂道。

驚險經歷獲啟示
凡事須未雨綢繆

林梧桐與夫人李金花,慶祝五十週年金婚紀念。
在日軍還未登陸馬來亞之前,中國的武漢合唱團曾到吉隆坡演出,籌款賑濟災民,作為抗日活動。有人印刷了不少抗日歌曲支持籌款。馬來亞淪陷后,日軍秋后算賬,殺害了不少擁有這些印刷品的無辜者。

像許多愛好和平的人一樣,四叔也曾經積極參與支持抗日活動,出錢出力。柯先生家裡發生的事情,使我猛然想起四叔全家和我的危險處境,因為我很肯定四叔家裡留有一些與抗日活動有關的文件。萬一日軍來搜索怎么辦?想到這裡,不禁捏了一把冷汗。

我和景聰趕回家裡,叫四叔的兒子成發和女兒景平,一起搜出幾大包與抗日活動有關的文件,一把火把它們燒光。

翌日,果然有整30個日軍把四叔的家重重包圍,搜查了大約三、四個小時才悻悻離去。

我鬆了一口氣,慶幸第二次逃出鬼門關。這個經歷給了我一個啟示:凡是要見微知著,未雨綢繆,一旦發現有任何癥兆,就得當機立斷,採取預防行動。優柔寡斷,很可能大禍臨頭。

過后我們才發現,在匆忙搜索過程中,我們遺漏一箱藏在地板下的抗日文件。我們可真的在鬼門關轉了一圈回來!

Source: China Press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