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November 8, 2007

與歷代首相交情篇‧貢獻屢受推崇

與歷任首相關係良好

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(右)仔細聆聽林梧桐意見。
林梧桐致力發展雲頂中,一直與馬來西亞歷任首相保持著良好的關系,獲得了他們的大力支持和鼓勵。

國父東姑阿都拉曼,出于高度信任,當年毫不猶豫地給林梧桐一個機會,並且批准大馬唯一的賭場執照,使林梧桐步入雲頂的發展之路。

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薩,對林梧桐發展雲頂的計划,寄以厚望,并大力支持。1975年,拉薩專程蒞訪雲頂,在居高臨下觀賞到吉隆坡、文冬及峇冬加里的全景時,迎著高原涼爽的微風,環顧四周,情不自禁地說:“美極了,好像瑞士一樣!”

第三任首相敦胡申翁提議政府封賜丹斯里勳銜給林梧桐,以表揚他對國家作出的貢獻。1979年,林梧桐在國家元首誕辰那一天,受封賜丹斯里勳銜。

成就驕人

林梧桐與前首相敦馬哈迪交情深厚,馬哈迪也對雲頂給予大力支持及鼓勵。
第四任首相敦馬哈迪醫生也對雲頂,給予大力支持和鼓勵。1990年8月11日,馬哈迪出席雲頂集團成立25周年慶祝晚宴時說,雖然馬來西亞有不少人事業有成,但林梧桐取得的驕人成就,是前所未有。

第五任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,在林梧桐慶祝90歲大壽時,親自撥電話向林老祝壽。

林老擺壽宴時,首相剛好在國外訪問,然而與林老交情甚篤的首相,也囑咐兒子拿督斯里卡瑪魯丁及夫人拿汀斯里阿芝琳,出席林氏的90歲大壽慶典。

林梧桐誕生于中國,卻成功及享譽于馬來西亞,這使林梧桐的成就更具意義。

Source: China Press

慈善篇‧積極興學施醫贈藥

成立林氏基金

雲頂高原創立初期便提供直升機服務,方便旅客到雲頂旅遊觀光。
在林梧桐看來,回饋社會是企業界應盡的責任,因此,本著“取諸社會,用諸社會”信念,雲頂集團屬下的公司都積極參與慈善事業。

林梧桐家族在1978年成立家庭慈善基金,取名為“林氏基金”,長期從事慈善工作,尤其是對教育、醫藥、殘疾人組織及老人院,更是大力捐助;并在家鄉安溪捐建了梧桐中學和梧桐體育館。

林梧桐90大壽,特捐獻1000萬令吉給雲頂半山清水岩廟,同時捐出60萬令吉給6個慈善團體及華小平分。

同時,林國泰和名勝世界有限公司,也各別捐出1000萬令吉,充作清水岩廟擴建基金。

林梧桐在1979年獲國家元首賜封丹斯里勛銜,以表揚他對國家作出的貢獻。
2003年,林梧桐退休那年,也捐出2000萬令吉給正在籌建的拉曼大學。

林梧桐除了通過“林氏基金”做慈善,雲頂集團及屬下公司一樣仿傚,積極予慈善事業。

林梧桐也是大馬最慷慨的華商,至今雲頂集團旗下的雲頂、名勝世界、亞地種植,以及“林氏基金”捐助教育與慈善的資金,過億令吉,受惠的學校、團體及非政府組織不計其數。

Source: China Press

善待員工篇‧未受過正規教育

理財用人處處智慧

雲頂最新建竣的第一世界酒店,共有6118間客房,是世上最大型酒店,酒店內更建有室內游樂園、購物中心及美食中心。
林梧桐像許多白手興家的成功人士,由于自小家貧,沒有受過正規教育。

他說:“我的管理之道,是悟自經驗的累積。”

重用人才的管理哲學,是林梧桐崛起的要素之一。長期以來,雲頂網羅各領域人才,為公司效勞,建立現代化管理制度。用人方面,他強調誠信。

林梧桐時常說:“一個人才,除了學歷、品性與工作能力是必備條件,忠實更可貴。”

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,很多企業集團衰落甚至倒閉,而雲頂集團現金流動充足,即使在金融風暴期間,雲頂賭場股票也始終立于不倒翁地位。

林梧桐認為財務管理得當,是躲過危機的關鍵。

今日的雲頂,已發展成多元化集團,擁有1萬4000名員工。林梧桐一直以來,都很重視并不斷提升員工福利,把其列為發展雲頂計劃的主要部分。林梧桐善待員工,員工也不負林梧桐。

林梧桐與他們休戚與共、合作無間,不曾發生過重大的人事糾紛。1996年人力資源部授予林梧桐和公司“最體諒的僱主獎”。

Source: China Press

賭場執照篇‧加速旅游發展

獲唯一賭場執照

在擁有世界最多客房的雲頂第一世界酒店內,採用多元主題概念,讓到雲頂旅遊的遊客,感受到异國風情。
1969年3月31日,雲頂第一間酒店奠基。首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受邀為高原酒店(現為麗園酒店),主持奠基典禮致詞時,對林梧桐在未獲政府協助下,把雲頂山芭開發成高原旅游勝地,為馬來西亞旅游業作出貢獻,深感欣慰。

東姑說,為了協助加速推動雲頂這個偏僻地區的旅游發展,政府將優惠考慮讓雲頂開辦博彩業。

面對這意外的驚喜,林梧桐當機立斷,改變原有計划,把高原酒店的房數,由原定的38間增至200間。

同年4月28日,林梧桐向馬來西亞政府提呈一份博彩業准証的申請書,并于當日召開的內閣會議即席提交討論、獲得批准。

這樣,雲頂成了馬來西亞第一間,也是唯一的賭場執照擁有者。

Source: China Press

開發雲頂篇‧亂石灘中掘商機

烏魯加里山變雲頂

雲頂本是一座山林,但經林梧桐開發后,道路網絡也發展得十分有規模。
1964年,林梧桐以為人所不敢為的氣魄,決定大興土木,在吉隆坡附近建設高原休閒場所。

林梧桐經過一番考察和可行性研究后,發現了距離吉隆坡僅58公里的地方,有一座烏魯加里山,此山海拔1800多公尺,高度適中,極為適宜休閒避暑。

選點一經確定,林梧桐立即組織了工程人員,對烏魯加里山展開了實地勘察。當林梧桐從亂石灘中,荊棘遍布的山巒間,攀上雲霧繚繞的烏魯加里山頂時, 頓時被居身山頂俯視雲霧的壯觀所震憾。

開發烏魯加里山的規划,也隨之升級,決定把烏魯加里山建設成遠離塵囂的世界級高原休閒度假勝地。

林梧桐立即開始了取名為雲頂山開發計划的實施,于1965年4月27日成立雲頂高原私人有限公司,并分別取得了彭亨州政府和雪蘭莪州政府4940公頃與1110公頃永久性地契土地。

1965年8月8日,47歲的林梧桐率領工程隊,開進烏魯加里開山筑路,掀開了開發雲頂高原的序幕。

在工程期間,林梧桐無論作業多么艱苦,總是身先士卒,兼筑路工人、項目經理、工程師于一身,極大地鼓舞了士氣,使這條由山腳直達山頂,全長20公里的道路,在日夜20小時連續施工作業下,僅用3年就完成了筑路工程。

從1969年3月31日云頂山第一間酒店,正式奠基起,林梧桐親手將一座渺無人煙的荒山,經過鍥而不舍地建設一個又一個工程,開發成擁有道路、供水、供電、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,擁有超過一萬間客房的酒店、高爾夫球場、娛樂場所等眾多高標准設施的世界級休閒度假勝地。

Source: China Press

大展鴻圖篇‧高難度工程敢敢接

建發一炮而紅

林梧桐興建的雲頂酒店具有規模,十分宏偉。
1951年,林梧桐以收購的施工機械為投資,創辦了建發工程公司,并且順利完成了幾項政府工程,其中完成的一項連著名的英國公司,都知難而退的挑戰性工程,使建發工程公司一舉揚名,成了政府認可的A級建筑承包商,擁有承建任何規模公共工程的通行証。

1957年獨立前,馬來亞所有的重大建筑工程,都由外國承包商承建。就在馬來亞獨立的當年,林梧桐執掌的建發工程公司,標到耗資1200萬令吉的亞依淡水壩大型水利工程的業務。

亞依淡水壩水利工程,是馬來西亞水利建筑史的里程碑,也是我國建筑承包商首次承包到的最大水利建筑工程。

林梧桐用7年完成此重大工程,使建發工程公司在馬來西亞建筑領域的名聲大振。

在亞依淡水壩水利工程完成后,建發工程公司的發展進入高峰期,相繼完成吉隆坡班底谷師訓學院主干建筑物、回教堂、吉蘭丹哥打峇魯大橋、彭亨金馬侖水力發電水壩工程和4個發電廠、吉蘭丹甘姆布水利灌溉工程等重大建筑工程。

建發工程公司由此一躍而成,崛起成馬來西亞數一數二的建筑承包商。

Source: China Press

發跡篇‧投資鐵礦被嘲傻子

幾年賺5000萬

第2次世界大戰后,林梧桐開始做起廢鐵生意和五金制品生意,業務也開始逐步穩定。

不久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,馬來亞與眾多受害國一樣,開始重建飽受戰爭創傷的城鄉家園。當時,參與馬來亞基礎設施重建的英國,配備大批先進起重機、推土機、混凝土攪拌機等施工機械,來到馬來西亞,及至工程結束后,准備就地把這些施工機械,賣給馬來西亞經營商。

這時,林梧桐已有一些儲蓄,他覺得這是多年來苦等的機會,于是,他四處奔波,通過競標購入一批半新不舊的施工機械。

不久,馬來亞因逢戰亂而廢棄的礦產和橡膠園,紛紛恢復生產,因而對機械設備需求日旺,林梧桐的施工機械生意,因此興隆倍至,成功從中掘得第一桶金,也從此進入他人生的重大轉折點。

打破鐵船壟斷經營

1953年,林梧桐有意把2台推土機賣給一家鐵礦公司,但由于這間鐵礦公司既急需恢復採礦,資金周轉卻極其困難,遂動員林梧桐將設備投資參與合資開發。

林梧桐經過勘察,發現這鐵礦資源儲備相當豐富,極具長期開發價值,于是果斷地采納礦主意見,追加投資,成了這個鐵礦公司的第一大股東。

這次投資決策,雖在當年被很多人認為是傻子狂舉,但林梧桐卻因而在鐵礦開採頭兩年,每年獲得300萬令吉收益,之后逐步達到400萬,甚至500萬令吉之鉅。

幾年下來,林梧桐因這次成功的投資,獲得5000多萬令吉利潤,實力大增。

在鐵礦投資成功后,林梧桐又緊接著將早時收購的舊鐵船,改裝為一艘大鐵船,并創辦承基鐵船公司,加入到錫礦開採行列,并由此打破西方人壟斷馬來西亞鐵船經營業的局面。

Source: China Press